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头条 » 正文

世卫官宣阿斯巴甜致癌性,与发动机尾气同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14  浏览次数:36
核心提示:阿斯巴甜是否致癌有了定论。7月14日,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消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
 阿斯巴甜是否致癌有了定论。
7月14日,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消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发布了对甜味剂阿斯巴甜健康影响的评估。
IARC将阿斯巴甜归类为“IARC第2B组”。按照IARC对致癌性的划分,包括1类(有确认致癌性)、2A类(很可能有致癌性)、2B类(有可能致癌)、3类(尚不能确定是否致癌)、4类(基本无致癌作用)5个等级。也就是说,阿斯巴甜可能对人类致癌。
值得一提的是,此致癌性等级与船用柴油、汽油、干洗(职业暴露)、发动机尾气、银杏叶提取物、铅、从事纺织制造业工作等同级;且低于槟榔果、甲醛、中式咸鱼、二手烟草烟雾、吸烟、涉及昼夜节律打乱的轮班工作等。
JECFA重申,阿斯巴甜的每日可接受摄入量为40毫克/千克体重。一个人每天在这个限制内消费是安全的。比如,在假设没有其他食物来源的摄入量的情况下,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减肥软饮料,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消耗超过9~14罐才会超过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造(化学)甜味剂,自1980年代以来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产品,包括减肥饮料、口香糖、明胶、冰淇淋、酸奶等乳制品、早餐麦片、牙膏和止咳药水、维生素咀嚼片等药物。
此前,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消息,不仅引发消费者的激烈讨论,还搅动了代糖板块——包括赤藓糖醇的保龄宝、三元生物等销售天然甜味剂的上市公司,都在短期内出现股价上升;多家机构也发布研报指出,或会利好天然甜味剂。
不过食品饮料配方的切换,还需要平衡口感和调节成本,并非一蹴而就的事。
 
致癌性与发动机尾气、汽油同级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究竟是何种程度?
根据IARC对癌症性的划定,2A类是对人很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2B类对人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IARC在上述评估中对阿斯巴甜的判定是,“在实验动物中癌症的证据也有限,与导致癌症的可能机制有关的证据也有限。”
《中国企业家》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7年公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大致整理了清单中所含生活常见的致癌物质:
1类致癌物有槟榔果、甲醛、中式咸鱼、二手烟草烟雾、吸烟、木尘、含酒精饮料、X射线和伽马射线辐射等;
2A类致癌物包含“油炸,高温排放”、美发师或理发师(职业暴露)、疟疾(高度流行地区恶性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红肉(摄入)、涉及昼夜节律打乱的轮班工作等;
2B类致癌物包含芦荟全叶提取物、木工和细木工、敌敌畏、船用柴油、汽油、干洗(职业暴露)、“发动机尾气,汽油”、银杏叶提取物、铅、“沥青,铺路时职业暴露于直馏沥青及其排放物”、从事纺织制造业工作等;
3类致癌物包含煤尘、饮用咖啡、咖啡因、荧光照明、染发产品(个人使用的)、糖精及其盐、油漆制造(职业暴露)、氧化铁、过氧化氢、皮革制品加工、木材和锯木工业(包括伐木)等。
JECFA对阿斯巴甜评估的结论是,评估的数据表明没有充分的理由改变先前确定的阿斯巴甜0~40毫克/千克体重的可接受每日摄入量(ADI)。因此,委员会重申,一个人每天在这个限制内消费是安全的。
据了解,上述两个机构进行了独立但互补的审查。其中,IARC是首次评估阿斯巴甜,JECFA是第三次评估阿斯巴甜。
“癌症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每6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科学正在不断扩大,以评估癌症的可能诱发或促进因素,以期减少这些数字和人员伤亡,”世卫组织营养和食品安全司司长Francesco Branca博士说,“对阿斯巴甜的评估表明,虽然在常用量方面安全性不是主要问题,但已对潜在影响作了描述,需要通过更多更好的研究来进行调查。”
此外,IARC和WHO将继续监测新证据,并鼓励独立研究小组进一步研究阿斯巴甜暴露与消费者健康影响之间的潜在关联。
 
取代阿斯巴甜并非易事
 
在不断增长的甜味剂市场,阿斯巴甜占据着一席之地。
Statista数据显示,全球人造甜味剂市场由2013年的166亿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222亿美元。其中,阿斯巴甜在2022年的市场体量约为4.11亿美元。
据统计,包含可口可乐零度、可口可乐纤维+、百事可乐零度、百事轻怡可乐、雪碧纤维+、芬达零卡、炫迈无糖口香糖、玛氏箭牌益达口香糖等大众熟知的产品之中,都含有阿斯巴甜。
 
此前6月底,围绕阿斯巴甜的致癌风波出现后,包括元气森林、奈雪的茶等企业紧急回应称,旗下产品不含有阿斯巴甜。不过最受关注的,还是人工甜味剂的竞争对手——天然甜味剂行业。
据了解,甜味剂主要分为人造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人造甜味剂包含纽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及糖精等,天然甜味剂则以赤藓糖醇、木糖醇、阿洛酮糖、甜菊糖苷和罗汉果苷等为主。
6月底,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消息传出后,包括莱茵生物、保龄宝、三元生物、丰原药业、金禾实业、晨光生物等天然代糖概念股都迎来了一波涨势。
一些甜味剂上市公司也在当时就争议作出回应。晨光生物表示,公司主营植物提取,都是天然产品,不涉及阿斯巴甜等人工合成产品;保龄宝表示,旗下产品不涉及阿斯巴甜,与可口可乐等公司的合作也不涉及化工类产品;莱茵生物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核心产品天然甜味剂主要从甜叶菊、罗汉果提取而来,属于新一代天然、健康、安全的甜味剂。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以来,随着“无糖”概念风靡食品饮料行业,赤藓糖醇等天然代糖开始走红。比如,元气森林背后的代糖供应商保龄宝在2020年的股价一度翻了3倍。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出于安全性和成本的考虑,预计下游厂商会加速三氯蔗糖等更安全的甜味剂对阿斯巴甜的替代。此外,随着人们对于甜味剂的来源及安全问题关注度的不断加强,对天然甜味剂需求预计还将高速增长。从投资维度,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三氯蔗糖加速对阿斯巴甜的替代;二是关注天然甜味剂。
信达证券曾在研报中指出,尽管甜味剂行业此前尚未见到其他广泛使用的甜味剂的安全性受到质疑,但先前曾有糖精及甜蜜素被怀疑致癌。因此,从消费者心理层面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天然来源的甜味剂,认为其更有安全保障。事实上,天然甜味剂在代糖产品中的市场占比从2010年的8.16%上升至2020年的29.41%。
但回溯来看,无论是人工甜味剂还是天然代糖,或许都并非“健康代糖”的“灵丹妙药”。比如在今年2月,英国杂志《自然·医学》刊载了一篇研究警告称,赤藓糖醇可能会加速血栓形成,增加中风和心脏病发作风险。
事实上,2015年,百事公司曾宣布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轻怡可乐产品中停止使用甜味剂阿斯巴甜,取而代之的是三氯蔗糖和乙酰磺胺酸钾混合而成的代糖。但在2016年6月,公司宣布将重新推出添加了阿斯巴甜甜味剂的百事轻怡可乐,原因是消费者对口感不满,导致轻怡可乐销售下滑。
可见,代糖的切换也并非一蹴而就。信达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食品的配方切换过程涉及研发、供应链的多个环节,如口味测试、稳定性测试、供应商审核等。他们预计配方切换过程或将较长,想要还原100%的口感也并非易事。
总体上来看,向“更健康”的代糖市场切换会是总的趋势。阿斯巴甜风波后,在社交网络上,有消费者表示,“现在买饮料要好好看配料表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禁售产品总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