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我一生中所有物质和精神层面所取得的成就的来源。
——《纳瓦尔宝典》
“企业家可以做到既伟大又善良吗?”
安德鲁·卡耐基、乔治·伊士曼、亨利·福特、老托马斯·沃森、查尔斯·郎佛迅、山姆·沃尔顿、罗伯特·诺伊斯……
哈佛商学院教授泰德罗研究了美国商业史上7位灿若星辰的企业家后,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
他发现,伟大是无疑的:这7个人都是冒险者、创新者、实验者。他们总是相信自己,拥有极大的自信;他们极度渴望成功,藉此摆脱对失败的恐惧;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管出身如何、环境如何,在自己所投身的领域,最后都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
然而,说到善良,“结论就很难说了”。他们要狠心开掉成效低下的员工,要对竞争对手毫不留情,更要时常突破常规乃至法律的边界。
或许,用通行的“善良”尺度来衡量那些不同凡响、特立独行的人本就不相合宜。所以,中国人有句老话,小善如大恶,大善似无情。佛教里也有一句话,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
除了所谓的“伟大”,美国企业家还有什么共同点?
经过一番深入研究,泰德罗发现,很难在这7个人身上找到共同点,他们的性格、出身、经历都是如此的不同,难以归类。
最后,泰德罗只能给这个群体贴上两个听起来像段子一样的标签:其一,他们都是当时的商业巨头;其二,他们都是美国人。
优秀企业家,
有何共同点?
那么,中国的情况如何?
在企业家平台工作的缘由,我与新老两代企业家都有交往。
以前以为,同是企业家,他们应该音声相和、气味相投。接触渐多之后才发现,虽然头顶戴着一样的帽子,他们却是如此不同的物种。而且,新锐的创业者们对行业里已经功成名就的大人物们并没有想象中的敬畏,反而认为这些“前辈”的市场感觉、用户洞察与审美品味早已落伍于时代。
这也正常。倪匡说,人类之所以有进步,是基于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商业领域也是如此。
进化与分化,正是当今中国商界的主题。
那么,分化之外,如何共同进化?
我发现,企业家同中有异,却也异中有同:优秀的企业家,无论出身、年龄、境遇,很多都是职业的阅读者。
前年去俞敏洪家,我们最为艳羡的就是他坐拥一个硕大的书城。他每天都要挤出一段时间用于书山攀登、书海遨游。
张瑞敏也是出了名的书痴,他偏爱经济、管理、科技前沿和历史类图书,每年要读上百本书。他对中西方的管理经典烂熟于心,称读书是自己的决策参考。
任正非也酷爱阅读。据身边人讲,他几乎从不看管理图书,却在大量的历史、哲学、经济、科技等图书、报刊与影视作品中贪婪地汲取知识养料与思想灵感。
新一代企业家大多低调潜行,社会在进步,理念也在更新,忙碌之余,他们不喜欢觥筹交错、交际应酬,更独立洒脱,喜欢学习求知。
元气森林的唐彬森一直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每月会给员工推荐书单;阿那亚的马寅办公桌上堆满了数学、历史与人类学著作;张一鸣对阅读的态度代表了这代人的心声:“安静的时候觉得书比大部分朋友更好,他会不倦深入地和你交流,而无须客套也不用搞笑,他不会即时地给你回应,但会耐心地娓娓道来,你不耐心可以暂停,有时间则随时继续,一直到你有天遇到答案。看书本来就是和有智慧的人联网的过程。”
改造现实世界的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要避免认识的“主观性、片面性与表面性”,使主观符合客观,就要既善于吸收直接经验,也善于吸收间接经验,既和现实世界有智慧的人联网,也和古今中外一切有智慧的人联网。
1937年7月,毛泽东写下雄文《矛盾论》,深刻阐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本质。他说,“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书本就是我们的间接经验,却又是今人与古人的直接经验。“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
用管理的确定性,
应对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
在中国企业界,任正非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存在。
他的思想锋利如刀,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成为引领与驱动华为20万知识工作者奋力前行的强大动力源泉。
回溯其精神成长历程,你会发现,早在华为创立之前的70年代,身为辽阳化纤总厂的基建兵技术员,在和法国人合作的过程中,任正非就已开眼看世界,努力学习“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
而后,在艰难的创业征程中,任正非一直非常虚心地向各类专业机构学习,和各个领域的专家高手切磋——他们都成了任正非思想利刃的“磨刀石”。
几十年来,任正非和众多行家里手交流过招,却只对两个人情有独钟、青眼有加。2020年8月,在一次面向公司新员工的座谈会上,任正非提醒大家,“如果你们想对华为的管理有一些了解,就读心声社区包括跟帖,也可以读黄卫伟和田涛的几本书,基本代表公司内部的声音”。(见心声社区,2020年8月31日,《“你们今天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任总与战略预备队学员和新员工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我所见的人中,田涛老师读书之多、之广、之认真,无人可及,他的思想有成体系的知识和理论做根基,视野宏阔;他的人生经历也很丰富,士农工商均有深度体验,这些给了他底层情怀,让思想落地,不漂浮、不空谈。
我十分珍视这位良师益友。我们一起推出了新著《理念:卓越组织的原动力》。
这是一本朴实无华的“素书”:没有花哨的颜色与设计,没有名流明星推荐背书,也没有多少热闹的营销动作。
但它是一本真正的心血之作。
据我所知,田老师为了书中3篇谈“企业家精神”的系列文章,所看资料近100万字,查阅的国内企业家人物和企业案例也超过了100个,这篇文章的写作,让田老师为之思虑、为之兴奋,竟至于寝食难安。书中另一篇谈“共同富裕”的大作,田老师发给我终稿的时候,已反复修改57遍……
最怕聪明人下笨功夫。数十年实践加研究,田老师对组织治理、企业管理与领导者现状种种,有深刻洞察,在他笔下,每词每句,都经过反复琢磨,有其依据。
几位企业家朋友先睹为快后,大为赞叹。书中所述,不管是谈宏观大势话题(危机应对、文化信仰、共同富裕、企业家精神),还是经营管理话题(组织创新、品牌建设、企业文化、价值理念),都透彻清晰,充满洞见。
时代巨变,风吹浪打,焦虑、思虑再多,对每个人,尤其企业家、企业管理者,终究还是要面对、应对。方式就是升级认知,拥抱先进理念,深思实干,大道直行,用管理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
理念是第一生产力
今天,人们其实是生活在3个平行交叉的世界中:理念世界、物理世界与数智世界。
企业家也是同时在进行3种生产:产品、数据与思想。
过往40年,潮落潮起,沧海桑田。一些人乘势而起,却不知崛起原因,只好不问苍生问鬼神;一些人红火一时,昙花一现,最终成了浮云泡沫;只有拥有扎实思想根基的人,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与价值判断,才能任凭潮水冲刷,风落云起,一路前行。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洞悉了这个秘密,明确了认知的价值与理念的力量,不再随风摇摆,有耐心,有定力。
想法引领干法,一个领导者的认知格局决定了一个组织的发展空间。
任正非说,“思想权和文化权是企业最大的管理权”。
刘永行说,“观念是第一生产力”。
张一鸣说,“认知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其他生产要素,比如钱、人等等,都是可以构建的,但人对事情的认知是根本性的”。
组织即人。制度与文化引导人、约束人,而理念决定制度选择与文化环境。企业家要想做强、做优、做长,所应竭力提升的首先应该是自己视野与认知的广度、高度与深度。